关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层级 / On the usage tiers of computer techniques

Date:

Author:


如今,人们在越来越多的方面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需要使用计算机技术达成各式各样的目标。不过,虽同为“使用”,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却依赖于广泛且差异巨大的产品和工具,有的易于理解、操作便捷,有的则基于深度的专业知识(包括所应用领域和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复杂的操作流程。仅以使用操作系统为例,有的人坚守 Windows 的某个固定版本且需不定期重装,有的人却可以熟练地运用 Gentoo 完成各种需求。根据观察,可认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分为多个层级,这里作简要划分并给出例子。

Nowadays, the human society has more and more aspects computer-aided, people use computer techniques to reach variety of objectives. However, the so-called “usages” are done via enormous thus diverse types of products or tool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users or demands. Among them, some are comprehensible and convenient, while some are based on advanced specialised knowledge (on both application domain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have complex operation procedures. Take the usage of operating systems as an example, someone insist on a fixed version of Windows and need reinstalling irregularly, but someone could complete all sorts of demands proficiently with Gentoo. With my observations, it is reasonable to distinguish the usages of computer techniques with multiple tiers, which are given out briefly with examples.

现象 / Phenomena

【现象一】当前的年轻人对于计算机使用的熟悉程度并未上升,具体表现为不能熟练使用全键盘,不了解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等。有人认为这与智能机的流行有关,智能机中消费类应用的开放性极低,倾向于仅提供极少的交互方式和可操作内容,无法且不会像在 PC 上运行的专业软件一样提供大量配置项、有更自由的操作方式。当然,PC 端软件由于与操作系统的耦合程度不强而容易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可能自安装伊始就需要有一定的系统知识储备,否则可能无法理解安装位置、程序运作方式、常见问题的处理等。有些软件还会利用用户的系统做些不可告人的事情,如安装“全家桶”、修改系统和基础软件的配置等。虽然不理解这些内容一般可能不会出问题,可一但出现问题就需要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作为理解、解决问题的基础。比如,有的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因系统变得臃肿、反应变慢或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而重装一次系统。(注 1

【现象二】早期 Linux 社区对新人总体不友好,总是让人去读使用手册(注 2)。其中的不少人已经了解所使用工具的基础或底层逻辑,并认为这些是理所当然的。到达这一层次不仅需要了解系统所暴露给一般使用者的信息,还可能隐含了前置知识,如系统构成、各部件运行机制等。如今仍有不少人认为 Linux 应维持在这样的状态,而不能过于“讨好”新手。

注 1:今年初,作者“嘤肉卫星”在“游戏研究社”发布了文章《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会用电脑了?》,对比了不同时期的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方面的差异。这也促使我思考和写出了本文。

注 2:“去读手册”(reading the freaking manual,RTFM)是一些人不耐烦时的第一反应,除了有一些确实是恼人的无脑“伸手党”之外,他们忽略了阅读技术型软件工具的手册本身就是需要习得的技能,且(技术型)手册通常只罗列用法而不解释功能的用途、适用场景、前置知识和必要条件等。RTFM 就好像在对初学汉语的人说“去查字典”一样,初学者很可能根本不知道如何查汉语字典,且字典也很难用于理解语法现象等重要内容。因此有必要先甄別提问者的知识水平和真正的困惑,这也有助于维护讨论环境的和谐。

应用层级的划分 / Distinguishing the usage tiers

根据以上观察,可认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分为多个层级,这里简要划分如下:

  1. 了解技术产品及其衍生品的背景和机制,乃至理论基础与功能开发。处于此层级的人理解技术的底层逻辑,了解相关资源或获取相关资源的正确途径,并可据此完成技术的实现、构建出可用的产品或衍生品(尽管可能不会真的做这些)。如文件系统、操作系统各类机制、桌面环境、专业软件等的开发者和重度使用者(或接触者),具体的例子有:了解输入法引擎 Rime 的运行机制、组织架构、输入法的完全定制、个性化配置,能定位并解决使用中的问题;能够完成系统的深度定制;了解办公软件的技术细节,可在软件中完成二次开发、提供具有通用生产力的插件。
  2. 能完成专业产品或工具的中高阶功能的使用。处于此层级的人理解专业产品或工具中(一定比例的)所涉技术的运作方式,并能顺畅地使用相关功能完成专业领域的劳动。如直接依赖文件系统、操作系统各类机制、桌面环境等的工作者和爱好者,专业软件中度以上的使用者等。具体的例子有:能使用输入法引擎 Rime 添加第三方输入法方案、输入法与配置的一般调整;能够对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个性化配置;能使用办公软件完成复杂且格式规整的文档。
  3. 能完成通用产品或工具的使用。处于此层级的人一般不应关心内部的技术细节,而只需在产品正常运行时使用所提供的功能完成相应领域的劳动、获得预期的成果。具体的例子有:在系统提供的输入法配置项中添加输入法或修改通用配置等;能使用办公软件的常用功能完成基本符合需求的文档,偶尔因无法达成预期效果而寻求妥协。
  4. 使用系统提供的功能达成基本需求。处于此层级的人仅使用计算机这个介质、操作系统这个平台上的“傻瓜式”或“保姆型”工具,按照简捷明了的指示或引导完成必要的事情,效果达到自身可接受的程度或再作妥协(“双向奔赴”),或者由工具本身来创造需求或界定成果。具体的例子有:使用系统提供的输入法或安装常见输入法,不会调整配置,不会关闭弹窗或用不到的扩展功能;使用办公套件中的文字编辑软件输入各类信息。

政企类用户一般可位于第 3 层,但存在不少人实际位于 4+ 层;专业产品的深度使用者一般可位于第 3 层,但经常可能因各种问题而需要了解第 2 层中的内容。早年由于计算机领域产品的专业化程度偏高,年代较早的使用者更易位于更专业的层级,第 4 层的使用者可能根本无法存在。而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和相关基础设施的普及,以及一批软件产品(特别是消费类产品)存在的“包办一切”的倾向,新的使用者大批出现,并更多地停滞在更基础的层级。针对大量出现的位于 4+ 层的用户,很容易在软件工具中通过诱导使用户做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事,如开通帐户、开通服务、提供个人信息和他人信息、绑定支付工具等,甚至是完成转账。(诱导消费还有着其他方面的因素,在此按下不表。)

除了从人的角度划分层级外,软件产品或工具也可根据使用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层级而作同样的划分。如:智能手机的大量应用位于 4+ 层,它们只提供少量的操作手法、受限的可操作对象,不能够也不允许实现成果的多样化;不少工业领域的专业软件位于第  2 层,甚至无法供位于第 3 层的使用者操作,且可能因与计算机领域的高度专业知识深度结合(或人机交互欠妥)而偏向第 1 层;在 Linux 发行版中,深度(deepin)、统信(UOS) 可被视为具有从第 3 层向第 4 层迈进的趋势,Gentoo 基本位于第 1 层,LFS(如果将其视为特殊发行版的话)更是位于 1‒ 层的“极端分子”。

以上划分仅是在短期思考后作出的粗略归纳,实际上计算机技术涵盖诸多方面,各方面的专业水平、复杂程度、应用层次等差别极大,显然很难将简单规则应用于各种场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